专稿回答
数学应用意识(英语mathematics) application consciousness)一方面,它是人们数学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,另一方面,它广泛控制着人们数学行为和数学知识的应用。数学应用意识被认为是现代社会高素质人才的必备素质。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某种反映。数学应用意识是指以数学思维的方式思考、处理问题的自觉行为或思维倾向;数学应用意识不仅是低层次数学思想的升华,也是高层次数学思想的准备。数学应用意识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,即接受和处理信息的方式,从而影响认知结构的形成。
数学应用意识通常可以在三个不同的层次上表现出来:首先,在生活实践中,数学应用意识可以积极地观察、分析和处理一些问题,主要反映了数学观察和推理意识、数学敏感性等。其次,在数学学科中,它表现为能够理解数学学科的意义、数学知识的内涵和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;数学中有许多概念。从深层次上讲,它们代表一种意识或概念。最后,在数学文化方面,它还包含了一定的数学意识——理解数学的科学意义和文化内涵,理解数学的美和价值。
中国教育家周仪荣先生说:“数学应用意识是一种观念,是人们对数学的基本看法和概括理解。作为一名中学教师,我们应该完全放弃这样一个错误的概念——数学是进入高等教育的唯一工具;但形成数学是一种文化,一种文化特有的正确概念。“只有这样,才能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,切实推进教学改革和素质教育,真正全面提高数学教育水平,提高我国数学教育的国际地位。因此,数学应用意识可以说是人们对数学的看法和理解。
中国《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》提出:“应用意识有两个含义。一方面,它有意识地利用数学的概念、原则和方法来解释现实世界中的现象,解决现实世界中的问题;另一方面,它意识到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与数量和图形相关的问题,可以抽象成数学问题,并通过数学方法解决。在整个数学教学过程中,教师应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。“问题解决”、“综合与实践”等数学应用意识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。
中国数学家严士健先生指出:“数学界应该大力宣传数学的作用。在学校教育中,我们也应该主要向学生宣传这一思想:学习数学不是为了进一步学习。我们应该让他们意识到数学本身是有用的,让他们思考是否可以应用数学来解决问题,即培养他们的数学应用意识。因此,在教学过程中,教师应该让学生真正体验数学的价值,促进他们在实践中提高能力和发展智力。
数学知识的应用广泛,从宏观天体运动到微观质子和中子的研究,都离不开数学知识。甚至一些学科的活力也取决于数学知识的应用。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是非常有限的;毕竟,数学知识的应用更多地体现在现实生活中。因此,教师应该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,培养他们的数学应用意识。
文/何嘉琳(作者:首都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)